厦门破狱斗争旧址简介
2022年03月23日09:32 | 来源:人民网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原为厦门海防同知署监狱,1912年改称思明县监狱。1930年,震惊中外的5·25破狱斗争事件就发生在这里,中共福建省委成立的破狱委员会从思明监狱里成功地营救出40多位被国民党统治者关押的革命同志。著名作家高云览以此事件为背景写下了《小城春秋》这部长篇小说。
现址占地面积约831平方米,建筑面积256平方米。现存监舍分三幢,共有监舍24间,皆为砖木结构双坡布瓦顶平屋。目前旧址内设有三个展览部分:破狱斗争展室,刑具(复制)展区以及监狱实景区。其中破狱斗争展室主要借助图片资料、实物等载体系统介绍5·25破狱斗争的整个过程;刑具(复制)展区和监狱实景区则采取了实景再现和场景模拟等更为直观的方式,让参观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当年那场红色风暴。
1982 年,厦门破狱斗争旧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 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思明区政府辟为思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10月,被厦门市委、市政府公布为厦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9月,被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2020年,入选福建省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教育基地”。先后拍摄制作VR虚拟展览、专题片“厦门版胜利大逃亡”等,进行线上展示和宣传推广。
如今,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已成为学习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广大群众的爱国情感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责编:陈秋南、赵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