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生平简介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1890年,奉父函召,第一次到新加坡佐理商务。1904年,创办新利川菠萝罐头厂,从黄梨罐头加工业入手,独立创办实业,逐步发展壮大。到1925年,陈嘉庚的企业发展达到顶峰,资产达1200万元,被誉为“橡胶大王”,开创了新马民族工业的新纪元。
从1913年起,陈嘉庚在集美创建了包括幼儿园、男女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在内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男女学兼备的体系完备的教育机构。陈嘉庚于1921年创办的厦门大学,成为当时全国院系最齐全的五所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据统计,陈嘉庚一生在国内外创办和资助的学校近120所,用于教育事业的费用难以计算。
身处南洋,心系故土,陈嘉庚时刻关注祖国命运。1910年,他加入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拥护孙中山的革命运动。1923年,入主怡和轩革故鼎新。1928年,“济南惨案”爆发,陈嘉庚当选为“山东惨祸筹赈会”主席,领导华侨抵制日货,筹赈祖国难民。“七七事变”后,他发起组织“新加坡筹赈会”,被推为主席。1938年,他发起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侨总会)并被推为主席,统领一千万南洋华侨全力支援抗战,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1942年,新加坡沦陷,他被迫避居印尼,写成《南侨回忆录》,1945年,安全重返新加坡。在重庆各界召开的“陈嘉庚安全庆祝大会”上,毛泽东派人专门送去条幅,赞誉他为“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1946年,陈嘉庚创办《南侨日报》,宣扬中国共产党的民主主张,为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大声疾呼,从舆论上强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陈嘉庚应毛泽东邀请回国参政,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
1961年,陈嘉庚因病于北京逝世,他把生命最后的岁月献给了挚爱的祖国和家乡。中央人民政府在中山堂为他举办了隆重的公祭大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