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视频>>红色云展厅

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丨一张收条

2022年03月21日14:5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最后一战“建宁大捷”胜利结束后,工农红军总部机关进驻建宁县城。有一天,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到建宁西门视察,看到被国民党军队挖战壕、修工事毁坏的莲塘,心痛不已。于是,毛委员带领战士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帮助群众清理莲塘里的泥沙碎石。他一边干活,一边向莲农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经过几天的忙碌,终于把原有的莲塘清理好了,一清点,九十九口。老百姓告诉毛委员:“这里原来有百口莲塘。” 当地的老百姓说:“哎呀,我们西门莲塘原是百口莲塘。”当毛泽东同志听说这件事后,又立即动员红军战士再次来清理,大家一起动手,不到半天工夫,第一百口莲塘就清理出来了。从此之后,“百口莲塘吐清香”的佳话流传开来,百姓都称西门的莲子为“红军莲”。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解放后。

1959年9月,建宁县选派肖瑞兰为建国十周年观礼代表去北京参加国庆典礼。听说这件事后,西门小队的社员们纷纷行动起来,把当年采收的伏莲拿出来,颗粒饱满、色如凝脂的西门莲被一粒粒挑选出来,一共挑选了十斤,包装成礼盒,委托肖瑞兰代表全县人民到北京时送给毛主席。

由于解放初期,地方上常常向北京送一些土特产,请中央领导同志品尝,以表达心中的敬意。毛主席在建国伊始就狠刹送礼之风,他让周总理转告各地说:“大家不要向中央赠送土特产了,这些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生产出来的果实,我们不能收,一定要原封不动退回”。但是,这一次毛主席听建宁老区人民说:这是当年自己带领红军战士所挖莲塘种出的莲子,也算是劳动所得。于是,欣然接受,并让中央办公厅打了收条。

收条是一张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用笺,内容为:“建宁县溪口人民公社城关大队全体社员同志:你们托肖瑞兰同志送给毛主席的信和建宁西门伏莲一盒都收到了。感谢你们的盛意。此复,并致,敬礼。”落款:“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时间:“一九五九年十月十日。”这张珍贵的收条现被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收藏,成为该馆珍藏的一件重要红色文物。

(责编:陈秋南、赵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