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简介

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区黑龙江路隆泰里19号,建于1915年,为里巷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占地121.22平方米,建筑面积202.16平方米,是中共中央北方局1936年3月至1937年2月在津的办公驻地,也是刘少奇同志任北方局书记期间曾居住过的地方。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方针。为了贯彻会议精神,刘少奇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于1936年3月到达天津,主持中共北方局工作,领导华北地区的抗日运动。4月初,在刘少奇主持下重新组建了北方局,彭真任组织部长、陈伯达任宣传部长。刘少奇同志领导北方局期间,正确地分析了北方的革命形势,全面总结了白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系统揭露和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在白区工作中的错误,提出了白区工作应采取的正确方针和策略原则,对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重建和加强了遭受严重破坏的华北各地的党组织,到1936年底,天津全市党员由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400余人,建立了山东省委、山西省委、河南工委以及华中、华南若干党的组织,使北方和天津的抗日救亡运动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
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是党的重要的革命历史遗迹,1982年市政府将该旧址公布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天津市政府拨专款对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进行全面修缮和复原,并辟建为“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2005年9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落成后的纪念馆主要包括以照片、资料为主的图片陈列和以场景实物为主的复原陈列两部分,通过丰富的史料,真实反映了从1924年12月北方局建立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北方局撤销,党领导下的北方局带领人民群众开展艰苦卓绝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特别是生动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当年来津主持北方局工作,发展壮大北方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革命场景。
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的建立,对于研究党的历史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馆自落成即实行免费开放,现已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纪念馆的落成也成为海河文化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更加丰富了海河沿岸的文化内涵,为增强天津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