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视频

沪青牵手“双循环”,青岛勇当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

2020年08月18日13:48 | 来源:人民网-人民视频
小字号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新中心是重要的节点,直接关系着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提升。8月6日,青岛高新区在上海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招商推介会,瞄准“双循环”战略下的产业对接机遇,与优秀沪企对接高新产业合作,一举签下11个主导产业项目和7个精准招商平台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此前,青岛市已派出51名干部赴上海专业实训,助推青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打造北方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开放合作是“双循环”的主旋律。沪青“牵手”聚焦高新产业合作,这既是创新合作模式、再续“上青天”前缘,也是响应中央号召、推动区域联动、开启国内大循环城市合作的新篇章。

黄浦江与胶州湾合作之约

今年上半年,上海GDP同比下降2.6%;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7%的基础上,二季度实现正增长,经济回暖势头明显,尤其是在线新经济,为上海孕育出发展新动能。目前,上海已经提出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其中科技合作是重要内容,人工智能是重要载体。

青岛上半年GDP同比增长0.1%,作为东部沿海城市,东临日韩、面向亚太,港口腹地贯通沿黄九省,具有天然的空间优势,同时又是黄河流域的出海口,有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肩负开放使命的青岛,要做山东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做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的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在推动国内大循环中必将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

开放合作是“双循环”的主旋律。从黄浦江畔到黄海之滨,有着“百年情缘”的上海与青岛,两城的交流与合作由来已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与青岛通过高新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在开启南北东西大循环方面大有可为。

青岛主动对接上海、学习上海,派出干部专业实训队。7月7日-8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率青岛市党政考察团在上海考察学习,并举办现代服务业发展交流与合作对接会。

8月6日,代表新经济、新产业方向的青岛高新区再次主动而来。上海企业界、青岛高新区“双主角”牵手亮相。“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携手青岛高新区就是携手美好未来。能与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签约,这必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提供强劲动力。”正是带着这样的信念,青岛高新区管委主任、工委副书记李鸿雁和青岛赴上海专业实训队党支部书记、青岛市商务局副局长王孝芝等经过前期不懈的对接服务,最终现场一举签下18个高新产业和精准招商平台项目,一批优秀沪企将带着“上海经验”和高端要素走进青岛,在胶州湾畔“乘风破浪”,开启上海与青岛的创新合作之旅。

2020青岛国家高新区推介暨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对接会在上海举行

政策扶持稳定“信心”方向标

沪青牵手,科技合作是重点。合作的背后如何给投资者强心助力也是棋局上的重要一步。年初,青岛高新区发布了《青岛高新区推进2020年企业上市行动计划》。通过建立完善后备资源库,联合交易所、券商等机构开展针对性培育,并制定强有力的“真金白银”上市补贴扶持政策,优先保障拟上市企业供地。企业有信心,才能带来持续增长的经济数据。

8月7日上午9时30分,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了科创板上市的锣声。自此,青岛高新区迎来了本土培育的第一家上市企业,同时,高测股份也成为青岛市第二家科创板A股上市企业。作为青岛市重点打造的创新创业高地和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高新区肩负着打造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主引擎和主阵地的重大使命。

而在刚刚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青岛高新区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可持续发展能力列全国第3名,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列全国第7位。尽管受疫情影响,青岛高新区2020年上半年GDP仍逆势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两项指标在青岛市保持领先。当前环境之下,在所有投资当中,工业投资的“含金量”可能是最能体现企业对于某一区域信心“风向标”的,官方数据中,高新区的工业投资增长五成多。

“双循环”驱动国际新合作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战略中,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则要相互促进。站在对外开放新风口,一个城市发展的速度和力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更高的站位、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用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7月29日,位于青岛高新区中科研发城的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开门纳客,这是青岛与以色列交流合作的重要空间和平台,也是青岛搭建并开放的第四个“国际客厅”。2020年2月,青岛市商务局牵头研究制定了《青岛市“国际客厅”建设总体方案》,截止到7月底,5个“国际客厅”的建设工作基本完成,此外,青岛还建设了人工智能国际客厅、上合“一带一路”央企“国际客厅”等特色“国际客厅”。

至此,“国际客厅”这一崭新的“青岛创意”强势输出,这背后看到的是一个城市不断在全国开放大局中找定位,求担当。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际客厅”的建设对这一理念有着较好的理解。

目前,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已成功引进中以天梯创新技术研究院、以色列英飞尼迪创新国度青岛动力空间、中以跨境双核创新孵化器三个平台类项目,特拉维夫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智能匹配系统两个技术平台项目。下一步要为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以色列企业、商会以及有意对接以色列市场的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打造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为他们提供法律、审计、会计、生活、翻译等商务服务,让更多的企业、资本、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要素通过青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以两国乃至更大的市场。

“从中以交流合作环节最前端开始,打造一个说‘你好’的平台。客厅通过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运作发展,找准穴位、打通经络,最大程度链接以色列的创新资源。”按照中以(青岛)国际客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纳新的描述,未来这个客厅将打造成以色列人在中国的“温馨驿站”。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抢抓青岛市多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期,以“迈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扛起青岛市科技引领城建设“主力军”的大旗。基于自身战略定位、科技优势、产业方向,青岛高新区对于学习上海经验、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有着天然的优势和迫切的现实需求。青岛高新区正在发力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战略,主动谋划畅通区域“内循环”,寻求扩大投资新突破,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建平台、享资源、谋发展、赢未来。上海创新驱动强劲,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门类齐全,而手握多重资源禀赋的青岛也已经规划好一条开放发展新路径。开放合作是双循环的主旋律,未来,相信更多的城市会继续牵手协作,乘势而上,共同向世界振荡出强劲有力的澎湃时代新脉搏。(孟琳达 孙丰欣 孙家栋)

(责编:陈秋南、赵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