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沈逸副教授: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2019年03月21日09:30     来源:人民网-人民视频

2018年2月26日至28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3月21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文对外公布,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成立一周年之际,人民网传媒频道特邀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副教授畅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副教授:

大家好,3月21号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一周年。回望过去一年,以及更加波澜壮阔的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波澜壮阔的进程,可以发现,在构建网络强国,迈向信息化,顺应信息革命要求,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作为一个网络安全的研究者,我有幸参与其中。在这里,想借此机会跟大家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治网理念,中国的治网主张,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共鸣,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国治理互联网的方案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的独特视野出发,为解决全球网络空间面临的共同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的解决方案。

还记得在2013年,斯诺登向世界披露了“棱镜系统”的存在,引发了深切的恐慌和不安。人们担心,网络空间的霸权国家滥用自己的优势,为其他国家的国家安全以及稳定和繁荣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挑战。而另一方面,人们也深切地意识到,面对这种挑战,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来加以应对。如果简单地根据各个国家自身的需求,采取与互联网断开的方式,那么很可能会陷入另一个困境。

就在此时此刻,在这样的背景下,记得是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的治网理念,就是“以尊重网络空间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遵循“四项原则”、提出“五点主张”,向世界贡献了治理网络空间的中国方案,在网络空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构想伴随着中国的实践,经由2015年中美首脑会谈,在20国集团框架以及联合国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反响。

今年,在德国,刚刚举办了一场由德国外交部主办的关于新一轮的未来技术发展以及军备控制的研讨会。在这个会上,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战略信任和稳定成为各方关切的焦点。无论采取何种立场,基于何种态度,人们都深切地发现,中国提出的尊重网络空间主权平等原则正在成为构建一种新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秩序的新视野和新的基础。遵循这一基础,能够为世界带来一个全新的网络空间治理秩序。而中国也在此过程中将自己的治理主张和理念推向了全球,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做出了更好和更加卓越的贡献。

可以说,这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最显著的成就之一。那就是,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秩序变革的舞台上,中国昂首阔步迈向了中心区,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谢谢。

(责编:陈博文(实习)、宋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