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對話楊童舒:不要將角色“臉譜化”

可溫婉知性,可陰暗癲狂,熒屏上的楊童舒風格多變,帶給觀眾諸多驚喜。跳出角色,她怎樣看待演員這個職業呢?2月9日,由人民網人民視頻出品、容聲冰箱冠名的高端對話節目《光影》對話演員楊童舒,與特邀嘉賓——影評人譚飛一起捋一捋表演的邏輯。
楊童舒第一次走進全國觀眾的視野,飾演的是電視劇《太平天國》中的女狀元傅善祥,清麗脫俗又文氣十足。然而她並沒有沿著這條戲路走下去,反倒在電視劇《至尊紅顏》裡出演了惡毒反派徐盈盈,這一角色至今被許多網友稱為“童年陰影”。提到這次轉型,楊童舒笑稱自己當年是被導演“騙”進組的,說好了人物最終會被洗白,結果觀眾隻記住了過程,而把最后關頭的“洗白”忘了個干淨。
反面人物該怎麼演?楊童舒認為至少不要“臉譜化”,近年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她飾演了一位在精神上虐待孩子的母親,招人恨的程度絲毫不比“徐盈盈”低。在創作的過程中,楊童舒一直在與導演溝通,“我說這個人不是一面的壞,演壞人我總覺得人性不是非黑即白的,她是遇到什麼事情選擇錯了,所以才會越走越遠。”在她看來,反面人物的歇斯底裡是心虛,是心理狀態的外在表現,創作這類角色也要有邏輯,不能簡單粗暴地為了壞而壞。
反派如此,正派也是如此。楊童舒在新作——電影《九妹》中扮演一位基層黨員干部,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她深入了解基層干部尤其是婦女干部的難處,隻有理解了人物的處境,才能理順人物的邏輯。
“對於演員來說,所有的經歷都是財富。”楊童舒認為,影視藝術創作是需要創造力的,靈感可遇不可求,要想源源不斷地創造出好的作品,就必須多多積累、多多汲取養分。
在演藝工作之外,楊童舒還熱心公益,創立了“舍予愛心基金”,幫助貧困地區的婦女兒童,在這項工作當中,她不僅付出金錢,還深入當地了解真實的困難,再根據實情做細節的調整。在她看來,公眾人物必須有社會責任感,“公眾人物是攝取公眾利益的,我們所有的利益是來源於公眾的認可,所以我們就要回饋社會。”她希望用善意去影響周圍的人,
影評人譚飛認為楊童舒保持純粹是對藝術生命的呵護,“因為一個藝術家她有時候要單純一點,如果你太復雜太關注世界的各種東西,你可能就分心了。”
專訪中,無論聊起什麼話題,楊童舒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而自信的笑容,分享著自己在生活與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演戲,讓每一個角色有表達,有生命,有延續,也許這就是一個演員的幸福所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