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對話丁柳元:走進角色的內心世界

不久前,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演員工作委員會順利完成換屆,丁柳元被聘為演員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在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獲得了四項提名,丁柳元憑借這部電影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2022年1月12日,由人民網人民視頻出品、容聲冰箱冠名的高端對話節目《光影》對話演員丁柳元。
焦裕祿的故事家喻戶曉,而上世紀九十年代李雪健版的電影《焦裕祿》也曾經獲得過巨大的成功,如何在新時期演繹這樣一段故事,也是演員們面臨的巨大挑戰。丁柳元在電影中飾演焦裕祿的妻子,這樣一個在過去的文藝作品中著墨甚少的人物要想打動觀眾,演員必須要下一番苦功,“我要在有限的表演空間裡,盡量充分地表達出來。”一進劇組,丁柳元就向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請教,希望能從真實的記憶片段中尋找表演的著力點。說起這一段“功課”,丁柳元沉浸在一種難以名狀的深情中,“我就像一滴墨落在宣紙上,渲染開來。”當這個角色呈現在大銀幕上的時候,焦守雲拉著她的手說“你讓我看到了當年媽媽的影子”。
丁柳元認為,演員要善於捕捉角色的特點,然后跟角色充分融合,這樣一來,表演就是一種自然流露,劇本之外的設計也不會影響主戲,反倒成為畫龍點睛之筆。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必須做足功課。“江姐”這樣一個經典紅色形象,曾經被於藍、宋春麗等藝術家多次演繹過。2010年,丁柳元第一次出演“江姐”這個角色,成為影視劇“第三代江姐”,她不敢有任何馬虎:“所有關於《紅岩》,關於歌樂山,關於白公館,關於那個年代,無論是網上的相關資料,還是內參的資料,我都看過。”通過查看大量的資料,了解當時地下黨人的生存狀態,丁柳元找到了演江姐的感覺。
在《江姐》拍攝中,她盡可能地讓自己接近角色的狀態,無論是被吊著行刑,還是釘竹簽,她都要求盡可能真實地去體驗。她謙虛地說自己“太笨”,必須要通過這種方式去貼近角色。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演繹,丁柳元憑借“江姐”這個角色,獲得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演員獎。
特邀嘉賓黃斌編劇認為,現在許多演員缺少的就是對角色的敬畏,當敬畏之心被丟棄,就無法深入生活,無法呈現生活。而像丁柳元這樣用盡各種方法進入角色的態度對於演員來說是十分可貴的品質。
除了“江姐”,丁柳元還塑造過許多英模人物形象,這些角色給她帶來的不僅是鮮花掌聲、口碑獎杯,更影響著她的整個人生。在走進角色的過程中,她體會到了江姐說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體會到了“最美奮斗者”龔全珍老人的初心,也被“兩彈元勛”鄧稼先與夫人的浪漫所感動。
用編劇黃斌的話說,藝術要反映時代風貌,要反映時代精神,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情懷的。而好的演員會用角色去解讀時代,體悟人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