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第3期丨對話雷佳音:要對得起“演員”這個職業

2022年1月5日,由人民網人民視頻出品、容聲冰箱冠名的高端對話節目《光影》的新年第一訪是演員雷佳音。
作為一名演員,雷佳音可謂高產。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由他出演的電視劇《功勛》《理想照耀中國》、電影《刺殺小說家》《懸崖之上》《古董局中局》等等紛紛與觀眾見面,無論是大銀幕還是小屏幕,他的“存在感”都十分強烈。這次對話,也是在電視劇《天才基本法》的拍攝間隙抽出時間接受訪問,作為對話嘉賓,他與特約嘉賓——影評人譚飛一起,分享對於“演員”這個職業感悟。
對於自己的“高產”,雷佳音的解釋是“沒有規劃,走哪兒打哪兒”,這個回答與他的眾多同行們要求“不重復、有突破”相比,顯得十分隨性。實際上,“走哪兒打哪兒”讓他擁有了詮釋更多角色的機會,即使是一個客串,也能讓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給出“劇拋臉”的評價。在影評人譚飛看來,這是寶貴的觀眾緣,“雷佳音永遠有煙火的味道”。
做演員是一個不斷掏空自己的過程,不同的作品、不同的角色,需要演員最大程度調動自己的感知能力。雷佳音在接到角色之后要“下生活”,體會人物的生存環境,貼近人物心理。拍攝工作之外,他幾乎沒有任何社交,讓自己讀書、看電影,用他的話說,“我需要恢復元神”。
雷佳音曾經與多位著名導演合作,他認為這些導演們風格不同,卻都同樣努力。“張藝謀70歲了,還希望再拍10部電影﹔寧浩每天就睡幾個小時,即使是轉場的過程中也要在車上看書。”已經功成名就的導演仍然對自己有著超高的要求,這讓雷佳音感受到了“熱愛”的力量。
現如今播放渠道多樣化,網絡平台是重要的播放渠道之一,雷佳音主演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就是在網上熱播、發酵,並獲得多項主流獎項的提名。雷佳音認為,與傳統電視劇相比,異軍突起的網劇更加類型化,有更多年輕的主創參與,給影視圈帶來更多新鮮感。而觀影平台的變化,也讓觀眾擁有了更多模式選擇,可以“倍速觀看”,也可以“隻看TA”。從演員的角度來看,這不是完整的藝術呈現。影評人譚飛對於這種觀影習慣也頗有微詞,認為這是對藝術創作的不尊重。同時,兩人也對這種現象進行了解析,當觀眾對影視作品失去耐心的時候,創作人員也該進行反思,應該對藝術創作更加嚴謹、更加“挑剔”。
採訪中,雷佳音的“真實”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現在微博評論少了,還真是有點失落”,對於自己飄忽不定的人氣,他總結說還是得有本事,才會有回報。節目錄制現場氣氛輕鬆愉快,談笑間,演員雷佳音細致又真誠地講述了自己的藝術追求,他希望能用作品讓觀眾感受到“他在用心干這件事”,希望自己能對得起演員這個職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