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公益體驗,在萬家超市裡助力鄉村美育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在貴州鄉村的孩子眼裡,家鄉是什麼樣的?
在二年級的小夢眼中,家鄉藏在高高的大山裡,成群鳥兒飛過湛藍的天空,一片片梯田就像一條條美麗的七彩腰帶裝點著山脈。
在五年級的小杰眼中,家鄉藏在花草樹木裡,撥開茂密的枝葉,是一個神奇的小劇場——鍬甲、天牛、蝴蝶、蟬輪番上場,在大自然裡書寫出一部《昆虫記》······
這群來自貴州畢節納雍縣的孩子,用彩色的畫筆把關於家鄉山村的點滴記錄在了白紙之上。后來,“美好流動課堂”將這些故事“定格”在了一個個小小的畫框裡。
美好流動:一幅畫的旅程
2021年9月,這些畫來到了維維手上——維維今年9歲,在深圳市龍崗區仙田外國語學校就讀三年級。9月9日這一天,維維和小伙伴們一起走進了深圳益田假日廣場的Ole超市,為千裡之外貴州鄉村小朋友的美育夢想“奔走”。
維維身上的紅色T恤畫著一道跨越愛心的彩虹,上面還有一行小字“讓美好流動起來”——這是華潤萬家在教育振興領域的重要實踐——“美好流動課堂”鄉村美育公益項目的口號。2021年“9.9公益日”期間,萬家聯動全國千家門店發起快閃募捐活動,邀請大眾參與“鄉村兒童美育教育支持計劃”,關注“美好流動課堂”項目,為鄉村孩子的未來獻出一份愛心。
維維是這次活動的小志願者。她的任務,是把鄉村孩子的畫送給店裡的顧客,並向他們介紹“美好流動課堂”項目,邀請關注鄉村孩子的美育教育。
這一天,維維送出了十三幅畫,“相當於幫助了十三個小朋友”,這個成績讓她頗為自豪。而從維維手中接過最后一幅畫的,是帶著女兒來逛超市的林女士。鄉村孩子充滿想象力的畫,一下子就吸引了林女士女兒的注意。而真正觸動林女士的,是畫框背后的一句話——“美好流動課堂來我們這兒之前,我們的美術課是體育老師教的。”
看似玩笑的一句話,卻是許多貴州鄉村學校學生面對的現實。在納雍縣第十三小學,很長一段時間裡,孩子們的美術課程都是黑白的——因為缺乏師資和教具,學生的美術用品隻有一張紙和一支鉛筆。
林女士也是從大山裡走出來的貴州人,她的女兒今年七歲,三歲起就在興趣班上美術課。“我們這些在城市裡安家的父母很自然會去培養孩子美術方面的興趣,因為這事關孩子的素質成長和基本的審美意識。”林女士說,“今天看到這幅畫,我才意識到,沒有人為那些鄉村孩子提供這樣的條件。”
萬家超市裡不僅有鄉村孩子的畫可以免費領取,來逛超市的孩子還能在活動專區畫一幅畫,作為“回信”寄送到貴州和廣西的大山裡。離開超市之前,林女士的女兒為鄉村的孩子們畫下了一幅深圳的城市景觀,並工工整整地寫上了一行小字——“歡迎你們到深圳來玩”。
善意連接:送你一朵小紅花
在“9.9公益日”期間,除了小小志願者贈送畫作以外,在萬家全國的千家門店裡,所有店員都在自己的口罩上都貼了一朵帶二維碼的“小紅花”。消費者拿起手機對准這朵“小紅花”,便可以掃描二維碼為鄉村美術教育項目捐款。
全國各地都有許多像林女士一樣的消費者,都在這朵“小紅花”中近距離感受到了線下公益的溫度。在廣州華潤萬家五羊邨店參與了這次活動的白領梁先生就直言,除了網絡捐款,自己平時其實並沒有太多機會參與公益。
“這次活動把公益帶到了我的身邊,不僅拉近了我和鄉村孩子的距離,讓我更真切地感受到鄉村孩子的需求,也讓我有機會通過自己一點微小的幫助,給鄉村孩子帶來一些溫暖”,梁先生說。
從未離開過大山的小夢和小杰,無憂無慮地生活在繁華大都市的維維,為孩子教育殫精竭慮的主婦林女士、朝九晚五努力打拼的職場人梁先生······這些在現實中本無交集的人,因為一朵“小紅花”,在萬家超市裡被連接起來了。
如何將公益宣傳活動搬至線下日常場景,萬家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種答案。來自身邊的公益宣傳,帶有更真實、厚重的力量。因此,很多企業一直致力於在線下打造公益宣傳的場景和氛圍,萬家的“美好流動課堂”項目就是其中之一。自9月5日中華慈善日起,華潤萬家就啟動了公益月活動,舉全國線下門店之力,為消費者打造全方位的沉浸式公益體驗。
從踏入門店的第一刻起,消費者就進入了鄉村美術教育公益行動的氛圍之中:店內的統一宣傳物料、收銀屏廣告,店員口罩上別出心裁的“小紅花”裝飾,小小志願者“推銷”畫作的舉動,鄉村孩子畫作的實物展示,以及部分門店舉行的現場愛心義賣,都在講述著鄉村孩子們對美育教育的需求和渴望,將“美好流動課堂”項目的細節一一還原。而消費者也在這樣的引導下,進一步了解到公益項目的核心,最終受到感染完成捐贈動作。
“萬家的線下門店是公益宣傳的絕佳陣地。”相關負責人表示,“比起線上公益宣傳,沉浸式的線下公益體驗,不僅讓大眾的參與感得到提升,也讓‘美好流動課堂’項目變得更有溫度、更深入人心。”
公益聚變:讓雪球越滾越大
萬家在“美好流動課堂”鄉村美育公益項目做出的嘗試,打破了人群壁壘,讓公益走進日常生活、變得人人可及。但萬家的追求不止於此。隻有最大程度調動社會集體的力量,使之發生公益聚變,才能讓公益項目的能量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作為大型連鎖零售企業,萬家對供應商、社區和線上資源的整合思維深深植根於商業模式中,這種平台化的聚變式思維也被帶進了公益實踐中。
“美好流動課堂”項目從發起之初,萬家靠的就是“團隊作戰”:幫扶地區的教育主管部門負責篩選符合援助條件的學校﹔萬家為孩子們採購所需的美術物資,並聯動合作伙伴在萬家的全國門店一同發起義賣、銷售助捐等各類公益籌款活動﹔萬家的員工們有的在門店勸募、有的以志願者身份奔赴公益一線﹔美術領域的專業伙伴與萬家聯合開發線上課程,公益領域的專業伙伴協助發起線上的勸募行動。
“通過打造線上線下的公益氛圍,萬家試圖帶動更多伙伴一同參與到助力公益事業中”,相關負責人表示,“萬家在這個項目中,最終要打造的是一個聚變的公益平台。”
作為專業的美術教育援助項目,萬家聯合專業美術教育機構,為鄉村學校開發線上美術課程,同時組織了一批美術專業出身的志願者,定期前往鄉村學校開展支教和夏令營等線下活動。
除了“9.9公益日”,萬家也在新浪“人人公益節”期間登陸新浪公益品牌捐和積分捐,二十多名美術志願者以鄉村美術課為主題,在微博上發布了自己創作的手繪漫畫。“畫畫和說話、手勢一樣是每個人表達的本能,接受美術教育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其中一名志願者說,“希望每一個鄉村孩子,都能夠獲得享受這份權利。”
據統計,通過9月的活動,“美好流動課堂”項目共募集善款逾16萬元,微博公益話題閱讀量突破了2000萬。下一步,華潤萬家將堅守公益初心,聯合更多合作伙伴,為支援鄉村美育注入更大力量,讓美好流動起來,也讓來自社會各界的善意走得更遠。(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