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視頻>>紅色雲展廳

內蒙古博物院丨百靈廟武裝暴動

2021年06月11日17:3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其先佔滿蒙后滅中國的野心,加緊推行以華制華的“滿蒙政策”,對內蒙古採取軍事佔領和政治攻勢兩種策略。1934年4月德穆楚克棟魯普在百靈廟成立了“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簡稱蒙政會),妄想依靠日本帝國主義,延續蒙古封建特權階層的地位和利益。百靈廟“蒙政會”成立后,組成了一支千余人的蒙古族武裝部隊——“蒙政會”保安隊。這支隊伍人強馬壯,武器也好,頗有戰斗力。中國共產黨人和蒙旗社會進步人士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希望這支蒙古族武裝能夠成為民族解放的力量。中共西蒙工委書記烏蘭夫從百靈廟自治運動開始時,就一直在關注自治運動的發展趨向,分析自治運動的背景和實質。

1934年秋天,烏蘭夫為了實地了解百靈廟自治和組建保安隊的情況,乘“蒙政會”招兵的機會,與西蒙工委委員奎璧一同去百靈廟,以熟人串門聊天的方式,宣傳抗日救國和各民族團結起來共求解放的道理,並在黨員中部署了爭取保安隊的工作。1936年2月12日,德王在日本人的操縱下,在德王府成立了偽“蒙古軍總司令部”,公開投降日本侵略者。在這緊急關頭,共產黨員雲繼先、朱實夫決定舉行軍事暴動。

原定於2月22日的暴動由於計劃變動,提前一天舉行。1936年2月21日23點30分,雲繼先、朱實夫分頭做好部屬,分5路同時行動,“蒙政會”進步官員雲蔚率部襲擊“蒙政會”稽查處,打開軍械庫,控制武器彈藥,武裝了起義部隊。其他各路打開了看守所,解救了被關押的士兵,搗毀了電台,並打開了會計科銀櫃,將二萬余銀元拋之於地,表明起義者是為抗日救國,並非貪圖錢財。

暴動成功后,起義部隊離開百靈廟向歸綏方向行進。1936年2月25日,雲繼先領銜向全國發出通電,聲明保安隊全體官兵脫離德王的百靈廟蒙政會,參加抗日。借助通電這一形式,雲繼先向全國宣告了百靈廟抗日暴動的發生。

這場暴動打響了內蒙古蒙古族武裝抗日的第一槍,它的意義是深遠的。它不僅打擊了日寇的侵略氣焰,推遲了侵略者的西進日程,也表明了蒙古族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的決心。

(責編:陳秋南、趙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