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經濟周刊》發表了一篇題為《瓷器的官場生意》的文章,揭露了江西景德鎮的瓷器如何依附官場成為行賄新寵的內幕。文章一經網絡傳播,“雅賄”這個並不新鮮的詞兒立刻成為熱點話題。
這篇文章中說,瓷器因為沒有明確的定價標准,一旦東窗事發,價格的模糊也可以成為很好的搪塞理由。曾有紀委的辦案人員就某位官員受賄的瓷器專門到景德鎮找作者本人核實。根據這位大師的市場行情,那位官員收受的瓷器價格已經飆升到了500萬元。但那位大師回復紀委說,這瓷器也就值5000元吧。之后,隻能不了了之,事實也無法求証。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 朱明剛:從我們輿情監測室的監測平台上來看,從26日這篇文章被報道出來到28日早上九點,相關的網絡報道量達到了864篇,呈現出網絡媒體對此事的一個極高的關注度。
在騰訊微博,一位叫范劍平的用戶這樣評價此事:腐敗得那麼中國特色!瓷器市場正在被異化並走向畸形。他的觀點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但是更多的網友認為,賄賂就是犯罪,不分雅與俗。而所謂的“雅賄”起源於漢代,到明清時期已經臻於極致。
有一句話叫“不怕官員不上套,就怕官員沒愛好”,在反腐的過程中,這種隱性的腐敗更可怕。其實,所謂的“雅賄”早已進入公眾的視野,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多家權威媒體都曾對這個現象進行過報道,但這次對於“雅賄”內幕的揭露所引起的輿論反響空前強烈。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 朱明剛:從我們人民網的兩會調查來看,今年的反腐倡廉又位居網民關注話題的前三甲。所以說“雅賄”的出現肯定是迎合了網友的需求,對反腐倡廉的一個需求。針對雅賄這種現象,我們覺得應該建立相關的機制,操作性比較強的機制,讓這種隱性腐敗無處藏匿。
十八大之后,從先后出台的“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中,我們看到了中央的反腐決心,公款吃喝等顯而易見的腐敗形式得到了一個有效的遏制。但是對於像所謂“雅賄”這種隱性的腐敗形式,目前還處於監管的真空狀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官場中的“雅賄”能真的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