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1916年出生,福建上杭才溪鄉人。1931年參加工農紅軍。1937年新四軍組建后,歷任新四軍第二支隊政治部宣傳隊隊長、四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第二支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第六師十六旅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科長、第六師十六旅四十七團政委等職。1941年冬天的塘馬血戰中,王直受命組織機關一千多人安全轉移。
皮定均,1914年出生,安徽金寨縣人。抗戰時期歷任八路軍一二九師特務團團長,八路軍太行軍區第五、第七軍分區司令員,豫西抗日獨立支隊司令員等職。
張婉華,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香港淪陷后,她於1942年加入港九獨立大隊,擔任西貢區民運區委。她的丈夫黃冠芳是港九獨立大隊大隊長,他曾以運輸行為掩護,率領短槍隊,護送廖承志、胡蝶等眾多文化名人經西貢轉往深圳游擊區,在香港大營救中奇功卓著。茅盾稱香港大營救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許彧青,1913年出生在福建仙游。他年輕時曾參加地下黨革命活動,后避居東南亞,教書、寫作。抗戰爆發后回國,參加新四軍二支隊,繼續以新加坡《星洲日報》記者名義寫稿,大力宣傳報道中國抗戰與新四軍,任二支隊《火線報》主編、新四軍軍部《抗敵報》主編等職。
楊平,1917年出生在江蘇揚州,年少時在當地縣重點中學上學,后來當上了小學教師,在學校期間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淞滬會戰爆發后,楊平隨家人逃亡,來到江蘇高郵,加入當地一民間抗日武裝,並成為地下黨員,積極開展革命活動,后在江蘇泰興縣、高郵縣抗日根據地政府部門任職。
彭雪楓(1907年9月9日-1944年9月11日),生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杰出指揮員、軍事家,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裡長征,組織過土成嶺戰役,兩次率軍攻佔婁山關,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通過大草原,是抗日戰爭中新四軍犧牲的最高將領之一。
裴增年,1938年5月加入原河北省束鹿縣民眾抗日自衛軍,同年7月被編入八路軍冀豫抗日游擊支隊﹔1939年進入八路軍129師385旅直屬隊成為騎兵戰士,親歷百團大戰、大生產運動等﹔從1944年起,在太行軍區六分區電話局負責架設電話線工作。
伊斯雷爾·愛潑斯坦,1915年出生在波蘭,猶太人,三歲即隨流亡的父母來到了中國。抗戰期間,他作為美國合眾社的記者奔走前線,採訪台兒庄戰役,參與“保衛中國同盟”,撰寫了包括《人民之戰》在內的多部關於中國抗戰題材的著作。1944年延安之行,讓愛潑斯坦終身難忘,后半生投身於新中國建設事業。1938年4月,正在徐州前線採訪的年輕記者愛潑斯坦“目睹了自抗日戰爭開始以來中國正規軍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此時,日軍從南北夾擊徐州,國軍在徐州附近台兒庄阻擊日軍,最終取得勝利,“這一勝利使全國振奮,把高昂的情緒推向頂點。
黃烽,1916年出生,福建福安人。1937年考入上海滬江大學學學習。抗戰爆發后,回家鄉教書。1938年參加新四軍,任三支隊六團政治處技術書記、政治處總支書等職。1939年,黃烽與劉飛、夏光等36名傷病員在江蘇常熟陽澄湖與日偽軍周旋,堅持斗爭。這一段故事被滬劇《蘆蕩火種》和京劇《沙家?》改編,蜚聲海內外。新中國成立后,任空軍十一師政治委員、福州軍區空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2001年逝世。
巢湘玲,1921年12月21日生於香港,1939年在香港加入共產黨的地下組織。1941年9月至1942年3月,香港地下黨組織安排巢湘玲協助上海地下黨在香港展開秘密情報工作。她的主要工作是接送來港的黨員或陪同他們外出、聯絡、秘寫和轉送情報等。
漢斯·米勒,內科專家,生於德國,1939年7月來中國。他曾擔任延安和平醫院門診部主任、晉東南國際和平醫院醫生、第十八集團軍衛生部流動手術隊隊長兼129師醫務顧問等職務。1950年,漢斯·米勒加入中國國籍,歷任長春軍醫大學附屬醫院院長、教授,沈陽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院長兼兒科系主任,北京積水潭醫院教授,北京醫學院副院長、教授,於1994年12月4日逝世。
1939年,抱著為國捐軀,參與抗戰的理想和志願,尚是少年的曹杰隻身來到延安。當他到達延安以后,卻因為個子小,年歲也太小,也沒什麼文化基礎,所以被安排到邊區中學學習,但他據理力爭,堅持要上抗大。
陳超凡,1913年出生,廣東梅縣人,華僑家庭,日本東京明治大學畢業。1937年,陳超凡回到家鄉,1938年在閩西南特委訓練班學習,后到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報到,7月他分配到皖南新四軍軍部,任政治部敵工部科員。1939年5月起,陳超凡任新四軍6團政治處敵工股股長、江抗挺進縱隊政治部敵工科科長、一縱隊政治部敵工科科長等職。陳超凡參加過黃橋戰役,展開了俘虜處理工作。皖南事變后,他擔任一師一旅政治部敵工科科長、蘇中軍區政治部敵工部部長。解放后,陳超凡任十兵團直屬政治部主任等職。
8月20日(農歷七月初七),101歲的抗戰老兵馬平波在南寧迎來了自己的生日。馬平波的親朋好友和黃埔軍校同學后代們共聚一堂為老人祝壽,並緬懷70年前的抗戰歲月。 據馬平波的長女馬經華介紹,父親是個低調朴實的人,“父親80歲那年,家裡四位子女才知道父親當年是位抗戰英雄。有些故事不說出來,一輩子就那麼過去了。” 馬平波在解放后曾從教30余年,直到1994年才退休,那時老人已經80歲了。“恰逢雲南騰沖的一個機構在全國范圍內尋找當年的中國遠征軍,輾轉之下聯系到馬平波,兒女們才知父親曾是位軍人,並用名‘馬允?’曾經參加過抗戰。”
廖俊義,1925年出生,四川成都人,1941年考入空軍轟炸總隊射訓班,隸屬成都空軍一大隊,少尉,參加過第三次長沙會戰,騰沖會戰,參加轟炸湖南、湖北日軍佔領時期的機場、兵站、倉庫。
劉浚,1923年出生在安徽省郭陽縣的一個小村庄內。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中國進入全面抗戰階段。1940年8月1日,日本政府公布《基本國策綱要》。外相鬆岡洋右鼓吹建立所謂“大東亞共榮圈”。就在這一年年底,17歲的劉浚決定參軍抗擊日本侵略者。劉浚所在的部隊是新四軍第四師,是中國共產黨抗日期間一隻重要的武裝力量,剛剛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少年劉浚,成為了新四軍第四師警衛營的一員。
今年剛滿90歲的李會映,住在雲南省保山市騰沖縣固東鎮順利村,村子離騰沖縣城隻有幾十裡路。1942年,17歲的李會映在騰沖老家選擇了當兵,隨后被編入中國遠征軍預備二師4團1營3連。身為機槍連的上等兵,他參加了騰沖游擊戰和遠征軍收復騰沖城的戰斗。 當兵時年齡小、個子也小,李會映在部隊裡被安排給機槍“墊腳”,也就是機槍手在戰斗時為了使機槍位置更合適,更易於調整,會將機槍腳架在他的雙肩上。李會映的任務是用手緊緊拉住機槍腿,固定住機槍,並隨時聽從機槍手的命令來轉動身體調整位置。他的作用,實際上就是一個移動機槍架。 回想起70年前的騰沖收復戰,李會映說到緊要處時,不顧一把花白胡須,端起拐棍就當槍擺弄。攻城時,日軍手榴彈的碎片飛濺到了他的腦門上,彈片嵌入后留下了傷疤,這是這場戰斗留給他的一份永久紀念。
李家鈺(1892—1944年5月21日),字其相,四川省蒲江縣大興鄉人。李家鈺曾任四川邊防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七軍中將軍長。抗日戰爭時期,他先后出任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等職。抗戰爆發后,李家鈺率兩個師隨第二十二集團軍出川抗日,轉戰山西、河南抗日前線。1944年,時任第36集團軍司令的李家鈺,在豫中會戰失敗后的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隊的襲擊,於河南陝縣秦家坡壯烈殉國,這是八年抗戰中繼張自忠在第一線督戰,死戰不退后第二個戰死的集團軍司令官,戰死后被國民黨政府追贈為二級陸軍上將,准入祀忠烈祠,舉行國葬。1984年5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抗日陣亡革命烈士。2014年9月,李家鈺將軍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呂正操(1904.1.4—2009.10.13),字必之,遼寧省海城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開國上將,我國鐵路交通戰線杰出的領導者。他是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新中國第二任鐵道部部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原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鐵道兵政治委員。
回憶起昆侖關戰役,102歲的抗戰老兵王光亞說道:“昆侖關,久攻不下,犧牲很大,我建議我帶一班人把這個戰壕消滅,使我們步兵能夠順利攻上去。”
1944年,15歲的陳秉仁參加了八路軍,成為了游擊隊的一員。回憶戰火紛飛的年代,陳秉仁老人記憶清晰,抗日戰爭時期,他們緊握一把大刀,四個手榴彈,憑著信念和精神,戰勝了“鬼子”的機槍大炮。
微山95歲的抗戰老兵孫晉良參加過南京保衛戰的救護工作,親歷了那場慘案。他回憶道:“路邊的殺人坑大概有半畝多地那麼大。我走過的時候,那裡面已經有幾十具尸體了,血窩子還淌血。”
許有德,從小父母雙亡,自己一個人走西口去綏遠謀生。曾經在醫院裡打過雜,后在綏遠大昭寺短暫出家。之后便在閻錫山創辦的山西河邊武術館學習拳法,武術高強。為了對抗敵人的進攻,許有德先后參加過午城掩護戰、大寧阻擊戰、人祖山血戰及蒲縣收復戰四次戰斗。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為保衛家鄉不怕犧牲、與敵人殊死搏斗。
王啟福,96歲,1937年進入國民革命軍97軍第51師,從事情報工作,在秘書室譯電員,學到一些秘密的通信方法、化裝術,參與南京保衛戰。
代毅新,原名代秀道,1938年入伍。1942年5月1日,侵華日軍糾集日偽軍五萬余人,在空軍的配合下,出動坦克、汽車幾百輛,由其華北駐屯軍司令岡村寧次親自指揮,對我冀中軍民發動了空前殘酷、空前野蠻的“鐵壁合圍”式的大掃蕩。代毅新參加了反掃蕩斗爭,負責掩護部隊撤離。
孔誠,1917年出生,193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4月,孔誠參加新四軍蘇南敵后抗日游擊先遣隊,在韋崗伏擊戰中,帶領全班戰士殲滅日軍土井少佐、梅澤大尉等30多人,擊毀敵人汽車4輛,繳獲機槍兩挺、長短槍30多支和大量軍用物資,有力地打擊了日軍,被譽為“抗日老英雄”。
1939年,楊升堂隻有15歲,在同學的介紹下,年紀輕輕的他參加了革命,他參加的組織叫虞城縣抗日動員會,剛開始因為年齡小,楊升堂主要是跟著同志們提著桶寫抗日標語,他經歷過日軍對根據地的殘酷掃蕩,一心想著,有朝一日能與日本侵略者來一場殊死搏斗,將侵略者趕出中國。
1942年底,貴州師管區在畢節招兵買馬去抗日,年僅11歲的陳友禮也跑到招兵處要求當兵。就這樣,陳友禮成了當時在畢節招募的200多人中年紀最小的“娃娃兵”。
在革命聖地遵義大山深處一戶人家的門前,矗立著一塊石碑,鐫刻豎立這塊石碑的人,是一位曾為遠征軍戰士的老人——汪再祥。為了紀念自己烽火戎馬的一生,為了讓更多的子孫后代見証那段崢嶸的歲月,老人將赴緬遠征及抗日故事寫成碑文,鐫刻在石碑裡,流傳至今。
1930年,15歲的王道金揣著母親給他縫的一雙布鞋,來到江西興國參加紅軍,這一去就是23年。先后經歷了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
如果不是福建省新四軍研究會的介紹,我們很難想到烈士陳喬年唯一的女兒就生活在福州。近日在閩江畔一小區裡,人民網記者見到了88歲高齡的苗玉,一頭銀發梳的整整齊齊,慈祥、平和、熱情,說起往事,苗玉思維清晰,表述流暢,很多細節栩栩如生。
1921年出生,上海人。在上海法租界讀高中時,受中共地下黨引導,向往革命,1942年1月參加新四軍,在新四軍六師軍工部工作。后調到新四軍二師軍工部,繼續從事武器彈藥的研制生產,成為中國軍工事業開拓者、被譽為“中國保爾”的吳運鐸的戰友。1950年,轉業到地方工作,1954年調到福建省衛生廳,直至離休。
1924年出生,上海人。1940年,年僅16歲、還在上海女中念書的她毅然參加新四軍,在二支隊宣傳隊工作。經歷過新四軍六師十六旅的塘馬血戰。1949年,隨華野十兵團入閩。解放后,在福建文化、旅游等部門工作。
黃開群,108歲,安徽六安縣人。1929年8月參加革命,193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蘇區1至4次反圍剿、長征以及百團大戰、挺進大別山等戰役戰斗。郝書琴,88歲,1945年參加八路軍,她與黃老是相濡以沫70年的革命伴侶。由於黃開群老人已經住院6年多,我們遺憾地沒有見到他本人,郝書琴跟我們講述了她與黃開群的抗戰故事。
1942年2月,北海地委在棲霞縣成立青年抗日救國先鋒隊,青年抗日救國先鋒隊是自衛武裝的一種,參加的都是15至25歲的青年,他們不脫離生產,具有一定的軍政素質。當時年僅15歲的程元奎受到感召,報名參加先鋒隊,參與抗日,成為了一名民兵。
2015年春天,六旬陝西作家魏有奇長篇抗戰史詩《中國抗日老兵頌》。作者三年自費走訪了健在的200多名抗戰老兵。在淚水和憤恨的情感交織中,嘔心瀝血,完成了這部長篇。
鄧朝貴是四川廣元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歷了紅軍長征,為二級甲等傷殘軍人,曾兩次榮獲戰斗英雄稱號,並被評為特等戰斗英雄。他是李向陽的原型之一,1945年4月,鄧朝貴化裝成日本小隊長,“智取虎北”這段往事,成為平原游擊隊的創作藍本。2010年11月9日,鄧朝貴在成都逝世,享年98歲。
紅安新四軍老兵耿顯金已有91歲高齡,雖然記憶力已逐漸消退,但他仍然記得當年與日軍的戰斗,1941年,耿顯金進入當時的安麻縣政府當警衛兵,后於1943年被派遣到新四軍第五師三八團二營六連當通訊兵。
今年50歲的許一兵,有15年抗戰文物收藏史,收藏的抗戰藏品一萬余件,大部分涉及“武漢會戰”。為此,他幾乎耗盡所有積蓄。
約翰·拉貝(John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是生於漢堡市的德國商人,以其在1937年—1938年的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人道主義行為、以及作為南京大屠殺翔實証據的《拉貝日記》而著名,被世人尊敬地稱為“中國的辛德勒”。他在南京城內3.86平方公裡安全區范圍內,設了25個難民收容所,25個難民收容所總共保護了25萬中國難民。
馬海德(1910年9月-1988年10月)原名喬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10年9月26日出生於美國。1933年取得日內瓦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后,為了考察中國正在流行的東方熱帶病,於1933年來到上海。1950年馬海德正式加入中國國籍,協助組建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致力於性病和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並取得世界范圍內的成果。
趙敏球,生於1925年1月18日。1942年,為確保抗日戰爭的戰略大動脈滇緬公路補給線的安全,國民政府將趙敏球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五軍編入中國遠征軍,開進緬甸。由於盟軍配合不力,遠征軍雖然英勇奮戰,緬甸戰場仍然失守,趙敏球隨部隊穿越野人山,歷經艱辛萬苦,退守至印度,隨后編入中國駐印軍。
周保全,正定縣高平村人,1925年出生,1944年入黨,同年任民兵小隊長,並任抗日村長,1945年6月調正定縣三區任武委會主任,后任區大隊武工隊長,1949年調三區任區長,1950年調正定縣民政科任科長,1951年,調縣委宣傳部任副部長,1952年11月一個新兵團入伍任團政委,1953年調六十五軍保衛處工作,1954年調28師任保衛科長,后調六十九軍保衛處任副處長,1962年調28師83團任主任團政委,1967年調28師政治部任主任、師副政委。1976年調六十九軍后勤部任政委,1979年調六十九軍政治部任主任。
於興正,生於1918年,1936年參加國民革命軍第33軍,平型關阻擊日軍而九死一生,忻口血戰37個日夜,令日軍寸步難行,三易其帥而無濟於事,全連180位英雄僅存20人,與日寇搏殺8年,渾身滿是槍傷。
1920年2月11日,傅萊出生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一個富有的猶太人家庭,是家裡的獨子。1941年,傅萊毅然放棄在天津的優越工作和生活,輾轉前往晉察冀邊區參加八路軍,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徐希民,1923年9月24日出生,山東青島人。1942年,老人被西南聯大錄取,在工學院機械系就讀。 二年級畢業后,當時國家新組建了傘兵突擊隊,號召知識青年去為美國教官當翻譯,老人於是報名參加了語言訓練班(第七期),接受了軍事常識、軍事用語的培訓,受訓數月后前往昆明市崗頭村的傘兵突擊隊當翻譯,當時在第七隊,老人是上尉待遇,突擊隊總司令為馬師恭。
馬扶增,90歲,河北安國人。1941年,他在冀中軍區抗日家屬學校學習。1942年日軍大掃蕩后,抗校被迫分散,馬扶增留在敵佔區堅持抗戰,進行地下聯絡、鋤奸等敵后工作。
李海生今年71歲,是名鋼琴教師,在他的鋼琴教室裡看到,琴架上、桌子上擺放著他多年來收藏到的有代表性的部分藏品。產生收藏的想法,緣於他的哥哥在抗日戰爭時期受傷,為了記住歷史,1982年開始,他便有意在全國各地搜集日本侵華期間的物証。
高桂滋,國民黨陸軍中將,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后加入同盟會,曾參加過長城抗戰、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中條山戰役等多次著名會戰。毛澤東曾稱贊他的抗日經歷“光榮歷史國人同佩”。
水青山,甘肅臨洮人,現年102歲。自幼習武,1937年在甘肅天水應征入伍,參加南京保衛戰后整編入71軍36師107團,參加攻打開封、曲興集、富金山的戰斗。在富金山戰役中,與日軍肉搏腹部中刺刀。1942年,從西昌行軍至惠通橋,在滇西開展游擊戰至滇西反攻結束。
羅瑞卿(1906—1978),四川南充人,中國工農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領導人之一﹔早年入黃埔軍校,后加入中國共產黨,任紅四軍政治部宣傳部長、紅一軍團保衛局局長,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期間,任抗日軍政大學教育長、十八集團軍野戰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中央局、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參與石家庄、太原戰役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總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楊樹人,86歲,9歲參加兒童團,16歲加入共產黨,20歲隨“西進工作團”挺進大西北,25歲擔任會寧縣委書記,后到甘肅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工作。
趙守杰,94歲,陝西銅川人,黃埔軍校17期學生,現為甘肅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名譽會長。1938年,黨組織抽調進步青年到楊虎城的38軍,趙守杰棄學前往。之后,趙守杰就一直在晉南中條山戰斗前線。
楊伯琪,1921年9月出生於湖北漢陽蔡甸鎮。1938年9月,楊伯琪考入黃埔軍校第17期通信兵科(廣西興安通信兵學校),1940年畢業后被分配到第79軍通信營任排長。抗戰期間,他曾參加過第三次長沙會戰,以及浙贛、鄂西、常德、長衡、桂柳等會戰。
劉丸,1922年5月出生,江蘇省新沂市人。1939年秋參加革命工作,194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上海市機械施工公司黨委書記等職,其事跡被收入2007年8月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開國將士風雲錄》一書中。
張志端,1916年生,河北蔚縣人。1931年參加國民革命軍第29軍, 1937年盧溝橋事變時,張老屬於119師31旅693團。1938年3月隨部隊參加徐州會戰。 1938年6月參加武漢會戰。1940年參加棗宜會戰。1941年參加豫南會戰。
趙堅,16歲加入新四軍,他拿起畫筆致力宣傳軍民抗日事跡,將新四軍戰斗經過印成畫刊,鼓舞了抗日軍民的士氣,生動地保留了歷史資料。
張仁初,1927年參加革命的老紅軍,是我軍一代杰出戰將。抗戰時期,他率部馳騁在山東戰場,痛擊日軍,威震敵膽,戰功赫赫。
鐵道游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棗庄一帶的一支抗日武裝。該游擊隊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受八路軍蘇魯支隊命令成立,成立時稱“魯南軍區鐵道大隊”。
夏繼勛,山東省內目前唯一健在的參加過淞滬會戰的老兵,1914年出生,家住濟南市槐蔭區南辛庄北街66號,於1933年參軍抗日。1937年,夏繼勛參加了抗戰中最慘烈的戰斗——淞滬會戰。
陳春森,筆名黎陽。1916年12月23日出生,河北曲陽賈庄人。1938年3月,參加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工作和邊區黨委機關報《晉察冀日報》(開始時叫《抗敵報》)創刊時期的編輯工作。在敵后抗日根據地極度艱險的環境中,在晉察冀堅持“游擊辦報”十年。
潘書龍,山東省乳山縣人,1945年6月1日參加革命。如今84歲的潘書龍老人,身穿挂滿功勛章的軍裝,腰杆挺直,滿面春風、精神抖擻,心中有著濃厚的“紅色情結”,一聊起以往的抗日故事,聲如洪鐘,完全沉浸於當年的抗戰回憶中。
趙明勤,1927年12月出生,山東省曲阜市王庄鄉北馬村人。中學文化,1944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194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7年底,日寇侵華,戰火肆虐華夏大地,淞滬會戰之后,日軍基本控制力長三角地區。不久,江蘇泰州淪陷,當時年僅9歲的叢遠寬親眼目睹了日寇奸淫燒殺、殘害人民的暴行。家園的蕩墜和同胞的苦難,在他幼小的心靈播下了抗日救亡的種子。
張修齊,黃埔軍校十五期學員,16歲棄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19歲學成參加抗日,他從浙江一直打到長沙,經歷大小數百戰。如今的他雖已94歲高齡卻依然身體康健,耳聰目明,坐立之間仍有軍人之氣。
王天華(1918-2007),山西太谷縣人,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王天華歷任八路軍129師班長、副排長,后因夜盲症轉入地方工作。解放后,他曾任太原市委組織部部長兼任市直機關黨委書記。
彭顯倫(1898—1959),廣東省南雄縣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抗日戰爭時期,彭顯倫在八路軍一一五師負責后勤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山東軍區后勤部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在廣州, 90歲的梁振奮是羊城唯一健在的中國遠征軍老兵,曾是新一軍諜報隊偵察兵。
張遠祥,湖北荊州人,現居廣州。1937年入伍,進入武漢警備司令部下轄高射炮大隊,后被編入國民革命軍高射炮兵第41團,抗戰期間參加過武漢會戰。
鄭國雄,1912年出生於廣州增城,9歲時隨父母從廣州移居馬來西亞。1937年9月,黃埔軍校14期招生,鄭國雄報名后被錄取進入工兵科。由於戰事吃緊,軍校生提前畢業,被安排到各個戰場。鄭國雄被編入游擊訓練班,學習游擊戰術,后被編入54軍,在軍司令部任工兵排長。在戰斗中,鄭國雄有兩次差點喪命:一次在沖鋒時,一顆子彈從肚皮擦過,劃出一道很深的傷痕﹔另一次是潛入敵方前線剪鐵絲網時,被日軍的探照燈照到,機關槍馬上掃了過來,他就地連打了幾個滾,子彈擦身而過,他幸運地躲過一劫。